1. 基本情况
在董事会和学校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下,为了更好地统筹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学校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工作,逐步形成了校长挂帅,多部门联动的领导体制和校长主抓、创业教育学院统筹、二级学院主体落实、各职能部门协同、开放合作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从启动、探索到普及,实现了晚起步、快起飞的跨跃式发展,一个集创业设施、创业师资、创业课程、创业文化、创业制度和创业项目于一体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正在破茧而出。
随着创新强校“1177”工程建设的推进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日益完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科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更加丰富多样,创新创业教育的服务体系日趋规范。
1.1人才培养定位
根据几年来发展探索的经验,我校把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为以提高学生创新创意素质为先导,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综合型人才。
1.2实践教学条件
2014-2015学年,学校建设了“小微企业孵化中心”和2间SYB创业培训实训室,引进企业资源合作建设了生产性实训室“Gocafe创业书吧”和创客空间,使得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提升。
1.2.1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表1-1 2014-2015学年校内实践基地情况一览表 |
|
序号 |
实践基地名称 |
实训室个数 |
建筑面积 (平方米) |
设备总值 (万元) |
当年新增设备值(万元) |
年原材料 (耗材)费用 (万元) |
|
|
1 |
学生创业训练综合楼 |
17 |
1500 |
10 |
/ |
1 |
|
2 |
现代公司实战中心 |
6 |
1000 |
400 |
/ |
3 |
|
3 |
创新创业研究中心 (境外名师工作站) |
1 |
70 |
15 |
/ |
0.3 |
|
4 |
创业辅导室 |
1 |
30 |
5 |
/ |
/ |
|
5 |
小微企业孵化中心 |
1 |
100 |
5 |
5 |
0.5 |
|
6 |
SYB创业培训室 |
2 |
200 |
30 |
30 |
1 |
|
7 |
Gocafe创业书吧 (创客空间) |
1 |
210 |
35 |
35 |
/ |
|
合计 |
29 |
3100 |
500 |
70 |
5.8 |
|
数据来源: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创业教育学院
表1-2 2014-2015学年新建、改扩建实训室项目一览表 |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新建/改扩建 |
经费投入 (万元) |
1 |
小微企业孵化中心 |
邱漠河 |
新建 |
5 |
2 |
SYB创业培训室 |
陈楠 |
新建 |
30 |
3 |
Gocafe创业书吧 (创客空间) |
陈楠 |
新建 |
70 |
数据来源: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创业教育学院
1.3师资队伍建设
1.3.1师资队伍结构
表1-3 2014-2015学年师资队伍情况一览表 |
序号 |
教师类别 |
人数 |
承担教学时数(课时) |
比重(%) |
1 |
专任教师 |
10 |
5000 |
83.33 |
2 |
兼职教师 |
9 |
创新创业实践指导 |
|
3 |
校外兼课教师 |
3 |
240 |
4 |
4 |
校内兼课教师 |
12 |
760 |
12.66 |
合计 |
34 |
6000 |
100 |
数据来源: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创业教育学院
1.3.2专任教师情况
表1-8 2014-2015学年专任教师情况一览表 |
序号 |
类别 |
平均年龄 |
人数 |
比重(%) |
1 |
博士研究生(博士) |
|
|
|
2 |
硕士研究生(硕士) |
30 |
9 |
90 |
3 |
本科(学士) |
23 |
1 |
10 |
4 |
专科 |
|
|
|
5 |
正高职称 |
|
|
|
6 |
副高职称 |
|
|
|
7 |
中级职称 |
35 |
6 |
60 |
8 |
初级职称 |
27 |
3 |
30 |
9 |
双师素质 |
35 |
6 |
60 |
合计 |
|
---- |
---- |
数据来源: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创业教育学院
1.3.3师资素质提升
表1-9 2014-2015学年教师教科研成果情况一览表 |
序号 |
类别 |
单位 |
数量 |
1 |
校级课题立项 |
项 |
6 |
2 |
省级课题立项 |
项 |
2 |
3 |
发表研究论文 |
篇 |
13 |
4 |
正式出版教材 |
部 |
2 |
5 |
申请国家专利 |
个 |
/ |
6 |
开展社会服务 |
项 |
6 |
7 |
省级项目立项 |
项 |
6 |
8 |
指导学生获奖 |
个 |
13 |
9 |
参加师资培训 |
人次 |
12 |
数据来源: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创业教育学院
2.学生发展
2.1创新创业成果
学校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充分利用政府优惠政策,依托广州市和从化区两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与广东省人社厅职业训练局、从化区科技和信息化局、从化区私营企业协会、广东省交通集团、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等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多方紧密合作,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智慧生态系统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得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立项建设。继2014年被认定为“从化市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广州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广州团市委“青年就业创业孵化基地高校指导工作站”后,2015年学校分别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被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
学校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
表2-1 2014-2015学年学生创新创业情况一览表 |
序号 |
创新创业活动名称 |
参与人数 |
主要成果 |
获得收入(元) |
1 |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
140 |
省级立项6个;校级立项29个 |
学生经营收入90万以上 |
2 |
SYB创业培训 |
240 |
220人获SYB证书 |
22万 |
3 |
国家、省、市各类创新创业比赛 |
340 |
三等奖以上8个;优秀奖5个 |
无统计 |
4 |
|
|
|
|
合计 |
---- |
---- |
|
数据来源: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创业教育学院
3.教育教学改革
3.1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1)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专业人才。
2014年11月,学校在原“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基础上成立“创业教育学院”,负责统筹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将分散在团委、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和经管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着力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不断加大课程改革和开发力度,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逐步形成了创新创业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跨专业教育相互融合贯通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大力推行“百导计划”,在三年间引培100名高素质创新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开展校园创意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努力营造校园“三创”文化氛围,已初步建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激发创意和项目申报)→创业培育训练(实体店及电商)→创业基金扶持(精通创业扶持基金和新道创业种子基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提升)→创业孵化(公司化运营)”五级阶梯式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
表3-1 学校创业教育体系构成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修读人数(人) |
创新创业通识教育 |
必修课 |
16000 |
创新创业专业教育 |
专业课 |
237 |
创业先锋班课程 |
选修课 |
90 |
创新创业实践教育 |
创业实践 |
340 |
合计(人次) |
|
16667 |
数据来源: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创业教育学院
(2)依托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孵化服务。
学校一方面依托大学生创业园大力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依托经管学院的会计教研室设立了“有诚钰信”企业管理咨询教学公司,为学生创业项目孵化提供公司注册、代理记账等服务。至今已培训学员1060人,共有84支创业团队完成了创业项目的实战训练,参与人员近千人,已毕业创业就业人员420人,创业项目基本覆盖了学校的各个专业。
(3)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实战,创业训练成效明显。
通过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和创业仿真模拟实训,开启了学生的创业梦想,点燃了他们的创业激情,在学生中自发产生初始创业项目,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撰写创业策划书,从PEST分析、市场优劣研讨、客户价值主张、目标远景、创业投资财务指标测算等方面全面剖析自己的项目,再经创业教育学院筛选出优秀项目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大赛,本学年有6个项目获得了省教育厅质量工程立项。
案例1:政校企行多方协同,构建高职创业教育智慧生态系统 |
学校充分利用政府优惠政策,整合校内外资源,致力于构建以感知层为基础,平台层为核心,协同层为引领的创业教育智慧生态系统。本系统包括创业设施、创业师资、创业课程、创业文化、创业项目和创业制度六个方面的建设,形成创业教育生态链,通过“教学资源云管理”的智慧教室、以及“线上学习认证”和“线下实战训练”的翻转课堂,依托“跨专业创业虚拟仿真平台”、“跨学科创业孵化平台”和“创新创业产学研平台”来培养和提升高职创新创业人才素质。 
|
图:创业教育智慧生态系统
案例2: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着力培养创新创业跨界人才 |
创业教育学院利用合作企业的资源,依托各二级学院不同专业开设创新创业先锋班。先锋班采用“3+1”形式,即在高职学生3年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1年特别订制的6门创新创业实践课程,采用柔性学分制,课程学分可与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公选课程学分互认,在不增加学生额外学习负担情况下,解决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相结合的问题。本学年已经开设了“创业经理人班”、“网店掌柜班”和“咖啡经理人班”三个创新创业先锋班,共有90名有创新想法和创业意愿的学生在接受校内外导师的帮扶,走上圆梦之路。 
创客空间、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室GoCafe创业书吧揭牌 
咖啡经理人班——导师做示范教学 
咖啡经理人班——学生实践 |
案例3: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形成“三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新格局 |
我校在全方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采取“做中学”的项目引导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学校创新创业精品资源课程中的创业项目案例库,按照创业项目设计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活动中遇到问题时,创业导师会提供相关的资源辅助解答。教学模式从以往的“课堂学,课后习”翻转为“课后学,课堂习”的形式,教学过程中,创业导师们重点为学生进行答疑以及实践技能的指导,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技能以及创业者的社会责任,形成兼顾经济利益与社会福利的经营理念。 学校的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自主创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同时积极推动教师与学生组成的创新创业科研小组,鼓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专利申请,一年来获得专利授权99项,为学生毕业后立足工作岗位开展岗位创新打下坚实基础。更重要地是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秉持平等互助理念,依托学校团委,与从化当地农村、中小学等开展社会创业实践,形成了自主创业+岗位创新+社会创业“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格局。 
学生创业训练综合楼-自主创业平台 
学生岗位创业典型案例 
创客空间 
师生合作获得的专利 
学生创新创意作品 |
4.服务贡献
4.1开展职业培训
创业教育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优越的创新创业实训条件和师资力量,积极开展职业培训活动,为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人员提供岗位技能和创业技能培训服务,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案例4:开展职业能力培训,为企业排忧解难 |
2014年9月,创业教育学院联合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现代公司实战中心这个平台为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举办了四批为期10天的NC财务系统及“公路经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汽车运输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岗位技能培训,共培训655人次;获得了学员和委托企业的好评。 
广东省交通集团的NC财务系统操作培训 |
案例5:激发创业意识,系统传授创业的知识和技能 |
为了配合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通过系统的创业培训课程促使想创业者的观念发生转变,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传授他们创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减少创办企业的盲目性,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帮助他们制定周密的创业计划,增强企业赢利和融资能力,使部分学员在短时间内成为微型企业的老板,创业教育学院利用自己所拥有的SYB创业培训室和师资条件,举办了8期SYB创业培训班,协助广东省职业训练局为广东省残联举办了一期SYB讲师培训班,共培训259人次。 
SYB第一期开班仪式 
学员上课中 
SYB第八期结业式 |
5.问题与措施
5.1主要问题
尽管在2015年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差距也仍然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二是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尚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三是学生项目的水平不高,指导帮扶不到位;四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健全。
5.2改进措施
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智慧生态系统”,完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开好一门课——按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各专业要开设好4个学分的创新创业必修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创意潜质,树立自信心。
办好一个班——各专业群要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资源,每年针对二年级那些有创意想创业的学生群体举办跨专业的创新创业先锋班。
建好一支队伍——通过校内选拔培养和校外聘任等方式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够用、专兼结合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
完善一个体系——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激发创意和项目申报)→创业培育训练(实体店及电商)→创业基金扶持(精通创业扶持基金和新道创业种子基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提升)→创业孵化(公司化运营)”五级阶梯式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
建好一个基地——在目前的从化区及广州市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基础上,经过2-3年的建设,建成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团中央的KAB创业培训基地。
产生一批成果——每年成功孵化一批项目和实现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并产生相应的教科研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